衛教文章
慣用手迷思大對抗
2024-01-15
慣用手迷思大對抗
圖/文:梁梓成 職能治療師


「老師,我們家小朋友習慣用左手拿剪刀、畫畫,好像是左撇子,可是阿嬤為了比較好教他,在家會糾正他改成右手,導致他會發脾氣,需不需要改成右手,會比較好啊?」臨床上,每當跟家長提及一些書寫、工具操作等任務時,上述問題為學齡前家長常見且關心的疑問,其實,這個問題跟「慣用手」的發展息息相關喔!

▲什麼是「慣用手」?
慣用手的發展代表大腦神經側化的過程,除了跟遺傳、動作經驗、文化表現等有關之外,也需考量到小孩的手部動作發展年齡喔!

▲手部動作的「發展年齡」
→剛出生:動作多為不自主的反射
→4個月:雙手在身體中間玩玩具
→6-8個月:多使用靠近物品的那隻手抓物品、會用手抓自己的腳玩
→1歲-1歲半:可抓取另一側的物品,且開始有一手較主動、一手較被動的表現
(▲1歲以前只慣用某一隻手,需多加注意是否有神經損傷的可能)
→2歲:多進行雙手操作的活動,例:兩手拿玩具互敲
→3-4歲:慣用手已逐漸明確,但遇到複雜的操作活動,仍可能出現「左右開工、交替換手」的情形
→4-6歲:有明顯的慣用手,若仍頻繁換手,可能是慣用側的肌力、肌耐力不足或跨中線的動作發展不佳
→6歲以後:慣用手多已確立

▲如何「判斷」慣用手?
→將物品放置在小孩身體中間的正前方,小孩主動伸手的那邊,有較大機率發展為慣用手,但也不是絕對喔!
→多觀察平時孩子操弄玩具、物品、工具時,兩手使用的「頻率」跟「品質」。

▲要不要改慣用手?
慣用手的建立應「順其自然」,刻意更改,容易造成孩子在執行手功能任務時動作不協調、書寫困難(例:空間概念、筆順混亂)等問題,進而在學習上有落後、情緒、注意力不穩定等表現。

▲怎麼協助左撇子的孩子?
→器材:將文具替換成適合左撇子使用的左手剪刀、左手握筆器等
→練習:書寫或操作工具時,父母坐在小孩的對面,這樣一來右撇子家長的筆順方向就和小孩的左撇子筆順方向呈現鏡像關係,引導筆順下就較為適合,且需鼓勵孩子固定一種筆順寫法,以防混淆。